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2021年4月,收到《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编制脱贫地区“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吉农规发〔2021〕9号)文件,文件要求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脱贫地区要编制“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产业。
文件指出,发展产业既是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基础的主要依托,也是增加脱贫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脱贫攻坚以来,产业扶贫取得了重大成就,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整体上还处于起步期、成长期,持续带动能力还不强。通过编制“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引领脱贫地区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对脱贫人口的带动能力。
一、规划编制过程
按照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于2021年8月5日,起草了《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于8月11日和8月30日,分别向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共50个单位进行了两轮征求意见。10月21日,经县政府同意审签印发。
二、《规划纲要》框架结构
《规划纲要》正文分为三个板块,共计7章26节。同时,为突出操作性和实施性,《规划纲要》配套设置了10个专栏,列出发展目标和重大举措。
第一板块。即第一章至第二章,总结了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第二板块。即第三章至第六章。从6个方面提出了我县“十四五”时期重大战略任务。一是筑牢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二是打造特色产业全链发展新体系;三是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创新特色产业经营体系;五是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六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三板块。即第7章,“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整合资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和健全监督机制5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三、战略重点
到2025年,形成以三大特色产业为核心,特色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农业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发展活力持续增加的新产业格局,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北方中药材产业基地、北方食药用菌产业基地、北方蔬菜瓜果和坚果产业基地。
提升主导产业水平。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得到持续保护,食药用菌做强做优,人参等中药材作物不断增产;提升二产,增建工厂,带动三产;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
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培训渠道销售、电商相关人员150人次;创建市级以上休闲农业载体1家;新认证“二品一标”农产品面积5000亩;认证粮食无公害企业3家,打造市级以上名牌2个。
提升增收功能。到2025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户、家庭农场25户,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社比重达到40%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到30%以上,使长白县农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19000元。
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100%,畜禽粪便资源利用率达95%,化肥替代率达10%,农药使用量减少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
四、长白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重点
《规划纲要》根据长白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从筑牢特色产业发展基础、打造特产产业全链发展新体系、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新特色产业经营体系、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着力实施重大战略举措,确保推进长白县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突破。
一是筑牢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促进特色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优化,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把特色产业精深加工业打造成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强人参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同时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国农科院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等单位密切合作,为提高人参单产和内在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打造特色产业全链发展新体系。加快绿色转型升级,构建“一林”新产业新体系,适度放宽林下经济开发限制,发展以参、蛙、果为重点的林下经济产业体系,全面推广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经济产业,着力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优势民族特色食品,以“吉字号”公用背书品牌为引领,推进区域品牌创建与整合,依托农业种植基地,开发和新建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的精加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优化长白县产业体系,促进特色产业集群有序发展。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融合项目,探索产业融合新模式、主体培育新途径和政策创新新领域。
三是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科学创建农业生产新体制,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小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公司+农户、股份合作制等专业化与规模化经营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新形式,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标准化”的大农业格局,为实现农业标准化打好体制基础。强化检测队伍的建设力度,规范检验检测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追溯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品牌打造力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从生产地域、技术标准到市场入口实行严格的管理控制。
四是创新特色产业经营体系。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多种形式的结合,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最优配置。规范、鼓励、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使其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健全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灵活多样的社会化服务。
五是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完善管理体制和建设运营机制,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的联结机制。将价值链、产业链、资金链、安全链、供应链延伸拓长,让农户共享产业链式发展的增值收益。
六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脱贫攻坚保障民生转向以乡村振兴引领经济发展。
《规划》描绘了长白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长白县特色产业发展具有宏观指导性,起到纲领性的引导作用,也是长白县实施特色产业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的基本依据。
政策咨询电话:0439—822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