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山市长白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借贷纠纷案件,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案件圆满解决。
潘某与周某是职场伙伴,2023年因周某父亲罹患重病,出于深切的同情与信任,潘某慷慨解囊,借予周某应急之资,以解其燃眉之急。待周父病情转稳,潘某出于善意,适时提出了归还借款的请求。周某虽坦言自身经济状况拮据,却承诺将以微薄的工资逐步清偿债务,展现了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但周某因故离职并远赴他乡工作,未履行承诺的还款计划,潘某在多次尝试沟通无果后,向长白县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周某履行还款义务。
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银行有存款4000元,本案予以冻结并划拨发放给被执行人,但并不足以偿还申请执行人借款。随后法院工作人员去被执行人原单位调查发现,被执行人缴纳过公积金现已封存,但并不满6个月,被执行人离职且公积金封存满6个月后法院裁定提取公积金。长白县法院依法冻结了被执行人周某的公积金,并通过电话联系上被执行人,告知除法院冻结的公积金及扣划的4000元外,被执行人尚需要支付3000元。被执行人表示其现在没有工作无法一次性偿还,通过协调双方达成协议,在满足扣划公积金条件时将剩余执行款付完。经法院监督被执行人在2024年6月前3000元给付完毕,法院扣划冻结的公积金11500元,至此本案18500元全部执行完毕。
这起案件,在长白县人民法院的审理下,不仅深刻凸显了对个人信用价值的严峻考验,更是对社会诚信体系构建的一次重要警醒。它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在困境与挑战面前,个人是否依然能够秉持诚信原则,勇于承担责任的道德风貌。长白县人民法院借此案例,向全社会发出强烈信号: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坚守承诺、珍视信任与帮助,始终是每位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担当。同时,此案的审理过程也是对社会的一次正面引导,鼓励大家共同营造一个诚信为本、和谐共处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