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白县十四道沟镇把握立足点,选准切入点,抓住关节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以特色种养业发展为主,通过开发“三种经济”,在全镇形成遍地开花的绿色产业发展带。

积极开发“美丽经济”。打造万寿菊花海基地。沿国道和鸭绿江风景道主线,沿途种植了以万寿菊、向日葵为主的花海基地1200亩,其中万寿菊种植项目带动群众灵活就业100余人,年产鲜花1000余吨,直接经济价值近百万元,加工生产叶黄素颗粒12吨,销售收入近三百万元。打造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在安乐村集中发展水稻梯田500亩,带动全镇水稻种植基地近2000亩,在打响有机水稻品牌的同时,形成了金秋稻海摄影基地,闻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
积极开发“医药经济”。打造虎眼万年青种植基地。结合富硒土壤优势,持续扩大虎眼万年青种植规模,形成了企业牵头提供技术,村集体带头引领,农民群众全面参与的良好势头,2020年争取扶贫资金121万元,新建大棚6亩,改造越冬储藏室300平方米,为两个村集体增收共计14万元。打造中草药种植基地。整合各类中草药种植基地,丰富药材种类,扩充种植规模,已发展五味子、黄精、射干等中药材500亩,桑黄菌棒加工厂1家,年产桑黄菌棒40万棒。打造农田参示范基地。推动人参产业转型发展,使林地种植人参向农田地种植转变,已发展大田人参种植基地300亩。

积极开发“牧场经济”。打造长白黄牛养殖基地。充分发挥高山草原资源优势,通过发展黄牛养殖鼓起群众的“钱袋子”,实行村集体带动引领,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全镇参与养牛村民达到总人口的40%,黄牛存栏3000头,在轻松解决偷烧秸秆难题的同时,每年助农人均增收1.4万元。
特色乡镇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十四道沟镇结合各村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情况,将6个行政村划分为旅游专业、主导产业、特色保护和综合产业配套类四大类。这些带有浓郁地方产业、景观、历史文化特色的乡村,亮点各异、串珠成链,开辟了一条富有十四道沟镇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