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吉林省政府网白山市政府网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长白要闻>图片新闻

长白县创新三项举措全力推动城建“十大民生工程”

发布时间:2018-05-17 信息来源: 收藏

 

 

    近年来,长白县把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各族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加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从2016年开始,克服地方财力不足等困难,累计投入15余亿元,启动实施了城市建设“十大民生工程”。

  截至目前,各项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城市形象和空间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其中:长松岭隧道工程。总投资4.7亿元,已顺利通车,成功通过省级验收,在青山绿水间打造一条4825米的安全通道,压缩出行时间20分钟,有效解决了交通瓶颈问题;县城供水工程。总投资1.47亿元,完成投资0.5亿元,建成临时导流渠工程、敷设输水管线6公里,工程竣工后将保障县城周边2万多户居民饮用水安全;中心城区街路改造工程。总投资2.02亿元,完成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的9条街路全部开工,完成工程总量的75%,有效解决了城市“蜘蛛网”、“马路拉链”现象,实现了雨、污管道分流,打造了“一街一树、一街一灯、一街一景”新型城市品位格局;鸭绿江大街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1.8亿元,完成投资1.4亿元,建成东大门、民族团结广场、景石广场、亲水平台等主要景观工程主体,完成工程总量的80%,形成了绵延10公里的鸭绿江休闲公园带,让县内百姓和八方游客信步休闲的同时,近距离感受异国风光;体育场、博物馆项目。总投资0.55亿元,目前已基本竣工,正进行收尾工作;长白广场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0.53亿元,已完成工作量90%,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综合健身馆和体育场、长白广场为主体的“四馆两场”文化体育综合体初具规模;城市风貌改造工程。总投资1.39亿元,完成工程总量的60%,改造民族文化气息和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造型,并统一制作、亮化广告牌匾,特色边陲城市面貌初显;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总投资1.04亿元,已进入施工阶段,项目将对县城124个老旧小区(328栋建筑物)配套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成后县城内老旧小区的卫生状况和环境质量将明显改善;塔山公园提升工程。总投资0.57亿元,重点围绕塔山唐渤海时期“灵光塔”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借力“百佳深呼吸小城”状元县机遇,大力完善城市生态功能、空间景观功能,打造“城市氧吧”。此外,长白省级经济开发区与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协调并进,积极争取2亿元债券资金,全部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围绕建设省级对朝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打造对朝开发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长白县主要采取三项举措,确保各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一是思路决定出路。长白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旅游业在长白得到蓬勃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城市建设工作作为全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源头性工作扎实做好。充分发挥“民族县、边境县、生态县”的优势,围绕“生态绿色、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宜居宜游”的发展理念,重特色、补短板,制定城市三年攻坚目标,致力构建“三大组团”生态城乡综合体,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二是引领带动落实。长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作机制的建设和创新,成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围绕城市工作的总体目标,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和矛盾,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切实畅通城市工作“绿色通道”。各相关部门将城市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城市建设目标任务细化,倒排工期,全力推进,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抓好施工的黄金时段,确保如期竣工。

  三是全民参与其中。在开展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全县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使各项工程进展顺利。我县以提升市民道德修养、文明素质为目标,正在拟定《市民行为准则》《城市管理条例》,约束市民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敦促教育行政部门从学校学生抓起,以小手牵大手,使每一个家庭养成文明习惯;要求各单位发出倡议,针对私家车日益增多造成部分时段交通拥堵的现状,提倡绿色出行,文明驾驶;在各类媒体开展美丽长白宣传活动,切实增强边境居民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同时,树立久久为功的理念,不以县庆为节点,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做到工作推进标准不降、速度不减,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最终达到边境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的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