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三峰伏击战
1937年6月5日二十三道沟门战斗后,引起敌人极大恐慌。驻朝鲜关东军司令部,急调驻朝日军第十九师团七十四联队,越境进入长白县围剿我抗日联军。
当时,驻扎在长白黑瞎子沟密营的抗联一军二师和二军团四、六师,针对敌军增援入侵情况,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了作战方案:一是在长白县东北部“横山”林区布下防线,与敌人决一死战;二是用杨靖宇司令提出的“拖”、“走”战术,把敌人引到长白县中部密林山谷有利地形地带,打伏击战,一举歼灭之。讨论结果,决定采取后一方案。
为了迷惑敌人,使其不明我军去向,我抗联二、四、六师一部,于6月24日挥师东进,采用“以假乱真、声东击西”战术,直奔横山木厂子“六终点”,出其不备,一举攻克伪长白森林讨伐中队营房和炮台(据点中驻混二旅马团一连和伪森林讨伐中队),歼敌30余人,造成敌人以为我军从横山八号闸越境去朝鲜的错觉。然后,我军趁机补充了给养、弹药,虚晃一枪,挥师西进,穿越密林山谷,于6月29日晚,到达长白县中部十三道沟西岗间三峰高地宿营。
间三峰高地,地处“撩荒地村”北部密林峡谷地带。顾名思义,此间有三座山峰,故名“间三峰”。此处三座山峰呈“品”形排列,森林茂密,是打伏击战最有利的地形。山下水洞河畔有一马架房。我军联合指挥部设在这里。我军参战的有二军六师七团、八团、警卫连、机枪班近2百余人;二军四师一、二团共2百余人;一军二师八团1百余人。直接指挥这次战役的有六师长和四师朴德范参谋长。指挥部将“品”形三座山头布置好兵力,六师十八挺机枪布置前沿阵地,各师指战员依托倒木作为掩体,严阵以待。
据我军侦察员报告(窃听敌人长途电话),日军从朝鲜新加坡渡江赶来,并打电话通知八盘道伪靖安军协助参战。
6月30日,晨雾弥漫,四野苍茫,天气阴沉,下起小雨。早8时许,敌七十四联队2千余人,一路由驻十三道沟靖安军张兆团派一个排作先导,从十三道沟迎门岔爬上来向间三峰逼进;另一路沿十三道沟警备道直奔西岗,联合八盘道伪靖安军二连作先导,向间三峰高地迂回包围。由于下雨和富应洞水波涛声干扰,敌人偷偷越过六师警戒线。当八团发现敌情,立即鸣枪。指挥部同时发出攻击信号,命令七、八团与机枪连以交叉火力,向敌人猛烈开火。敌人损失惨重,溃逃密林中,不敢前进。
继之,由七十四联队长金锡元亲自督战,由八盘道伪靖安军打头阵,向间三峰我军阵地包抄过来。先是以迫击炮乱轰一气,然后,敌人蜂涌向我阵地扑来。四、二师指战员,以猛烈的火力杀伤着敌人。四师一团三连长董崇彬,率女战士与敌人顽强奋战,女战士姚淑眼睛打伤流血也不下火线,终于把敌人打得狼狈逃窜。
我军摸清敌人“一轰、二攻、三松”的作战规律,当敌人没有发起进攻前,战士们调换掩体位置,准备好枪弹,誓死和敌人决战到底。
敌人久攻不下,又以迫击炮向我阵地乱轰。之后,敌人组织多批“敢死队”向我阵地猛攻,终于冲到我前沿阵地。于是,指挥部发出总攻命令,朴参谋长向全军战士的高呼着:“同志们,打出红军的威风,人在阵地在,和敌人血战到底!”,紧接着,二、四、六师以交叉火力网,猛烈地射击着敌人,以集束手榴弹轰击着敌人,机枪连的十八挺机枪的枪筒子都打红了!四师一团三连长董崇彬,带领女兵连打得十分顽强。女射击手许成淑,端起机枪向敌人扫射,并高呼着:“同志们冲呀,为牺牲的战友报仇,让鬼子尝尝复仇子弹的利害!”由于我军英勇善战,敌七十四联队,以惨败而告终。这次战斗,我军消灭敌人5百余人。间三峰山麓水洞河畔,尸横遍野,把河水都染红了。敌人只好将尸体运回朝鲜咸兴,举行“慰灵祭”,追悼他们侵略中国的又一次大惨败。
注①董崇彬,原是参加间三峰战斗的四师一团三连长。1945年8月他随苏联红军打回东北时,任接收旅大地区负责人,后任中央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长。
②原六师八团长白籍抗联战士乔邦义、房敏聪都参加过间三峰战斗。
③为于间三峰战斗消灭敌人之数字:《朝鲜近代革命史》、《伪满洲国史》、《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都记载消灭敌人1500人。我抗联参战者指战员董崇彬、乔邦义、房敏聪等证实,消灭敌人5百余人。